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7月中旬,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国家版首次面向社会发布。这是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者、管理者与教学者梳理过去、厘清现状、展望未来的一种努力与尝试,对于提高办好职业教育的认识,增强办好职业教育的信心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着重要意义。
2011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发布的第一年,将与1980年、1999年和2006年共同记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200多所高等职业学校和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开发布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由点到面,部分院校纵向科研经费大幅增长,有的院校突破2000万元,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努力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升质量,增强服务能力,走上新的历史起点。
1 概览与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新类型。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横跨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为广大适龄青年提供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并掌握就业技能的机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1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中主要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教育。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建立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基础之上的,目前处于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专科学历层次,这是基于中国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
职业教育中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广大适龄青年,是为他们提供进入高校学习并获得就业技能机会的职业学校教育。招收对象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一般为3年;学生毕业后颁发正规的高等学校学历证书。2011年全国普通高职院校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
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其肩负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技能人才处于技能型人才的高端,故又被称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他们首先要具备以德为先的基本素质,同时要具备通过职业教育掌握的就业技能,以及通过高等教育积累的专门化知识底蕴。
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基本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高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坚持培养面向基层生产第一线与实际工作现场所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同时,高等职业学校注重与行业对接,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机制和途径在办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2 从举旗起步到法律地位确认(1980-1998年)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地方应用型人才严重匮乏和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部分中心城市举办了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主要特点的地方短期职业大学,率先打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改变专科、本科比例不合理的状况。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通过现有的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仍不满足时,经批准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即后来被统称为“三改一补”的基本方针,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明确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1.3 从规模扩张到发展方向定位(1999-2005年)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快转型,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和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日趋突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校扩招的主力军,招生规模连年增长。
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坚持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1.4 从示范引领到全面质量提升(2006-2011年)
2006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联袂颁布,标志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在强化特色、加快改革、提高质量方面的重点引导。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了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政策导向,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走出一条不同于普通大学的类型之路,高等职业学校显示出空前活力和勃勃生机。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和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历史新高的双重压力下,高等职业教育显示出其特有的生机活力,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提高。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以点带面,在示范建设的良好基础上普遍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
2 学生与发展
2.1 2011年实现近300万家庭高等教育“零”突破
从全日制学生数量统计来看,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29万人,在校生总数达960万。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88.1%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且连续三届稳定在这一比例。按照此比例推算,近三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近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在家门口上大学”使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
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更期望在不需要远离本土的条件下就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而大量设置在地级甚至县县级城市的高职院校布局给他们提供了这种机会。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来自以上三类地区的高职毕业生23%是在本市入学,83%在本省入学。对于这些地区的老百姓来说,高职院校不但帮助他们的孩子圆了“大学梦”,又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读书,而且“上得起”。所以,从满足弱势家庭与贫困地区的高等教育需求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扶贫工程,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
2.3 就业率与薪资连续上升
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9.6%,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接近,实现连续两届较快增长。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2482元,实现两届连续上升,比2009届上升了近三分之一。
2.4 对母校满意的毕业生比例逐年提高
重视学生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努力让学生对学校满意,逐步成为高等职业学校的自觉行动。在被调查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中,有80%对母校整体表示满意,比2009届上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理工农医类高职毕业生有63%的人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与前两届基本持平。在被调查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中,有3.7%升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比2009届上升了1.1个百分点。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就业状况抱有更高的期望,需要我们在学生发展方面花更多的精力,做更多的工作。
实例1:
为学生服务从新生开始,强化校友文化感召“未来校友”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连续三年编印《新生入门指南》,与录取通知书同时寄送给学生,详细介绍了大学的生活、学习和专业发展定位,并列出书目指导学生入校前阅读,缩短新生适应时间。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友事业成功后不忘报答母校,如陕西亚鸿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86级校友)捐建二级学院办公楼和文化长廊,北京金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93级校友)捐资600万元设立奖学金;还有众多校友向母校捐建文化景点、实训设备。对为母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学校加以显著标识,以感召在校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5 为各行业企业一线岗位提供有素质的技能人才
根据被调查的2011届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输出主要在“建筑业”(10.5%)、“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8.6%)和“零售商业”(7.7%)。根据毕业生在各职业的就业比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贡献主要在“销售”(13.6%)、“财务/审计/税务/统计”(10.5%)、“行政/后勤”(8.8%)。
在被调查的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2.2%自主创业,同届本科仅为1.0%。按此比例推算,在过去三年里,高职院校培养了近18万创业人才。麦可思调查显示,在2011届自主创业的高职毕业生中,仅有7%是因“未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创业”,其主要的创业动机依次为“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46%)、“有好的创业项目”(19%)和“未来收入好”(12%)。这些数据说明创业理想、项目质量和预期收入成为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三大驱动力,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在被调查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中,自主创业最集中的专业依次为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
实例2:
创业课程纳入教学方案,重视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创业通识教育、专门化教育、SYB创业培训、模拟公司实训和创业园实践层层递进的创业教育体系,出台了《关于在校生自主创业教学管理原则意见》,针对自主创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将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连续三年师生专利申请量为300多项,2011年超过500项,2010年授权量达208项,列广东全省高校第二,有效地为学生毕业创业提供基础,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3.6%。
2.6 学生价值观有效提升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学生品德的养成教育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面向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尤显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的满意程度,也关系到中国未来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德育在新时期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包括了传统道德的回归——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还有健康卫生、关注社会、遵纪守法、包容精神等现代文明道德。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需要从校内方方面面去营造品德的养成环境,把德育自然而然地贯穿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麦可思调查显示,过半数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在人生的乐观态度(59%)、积极上进(58%)、关注社会(55%)、包容精神(50%)方面得到了提升,在人文美学和健康卫生方面也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有所提升。
实例3:
注重在课堂内外提升学生价值观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要求每天专业课开始前开展10分钟“做人与成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开展每堂课前的“五分钟德育”活动,让学生唱主角,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机结合,不断创新五分钟德育形式,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建设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将心理素质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列入学院必修课,构建完整的就业课程体系。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在职业技能实训中提升思想道德、在思想道德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的感恩教育模式。学院义工社拥有注册会员8355人,是全国高校最大的义工组织之一,已形成了“义务家教”、“科技下乡”、“老年护理”、“结对帮扶残疾家庭”、“家电维修”、“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心理咨询”、“义务导游”和“文化进社区”十个工作品牌。四川国际标榜职业技术学院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新生怎么排队、不浪费、放回碗具,由老生担任戴袖章的“文明督导员”进行提醒,通过对校园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来塑造校风,新生进校一周后都养成了好的进餐和节约习惯。
3 学校与改革
3.1 院校布局均衡合理
中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总数为1276 所。高职院校地区分布图显示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满足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除西藏、青海、宁夏以外,其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20所以上的高职院校。从区域来看,有25%的高职院校位于西部地区,19%位于民族地区。这种院校布局有利于满足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高等教育和文化发展需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的均衡。
此外,从学校分布的城市类型来看,66.1%的中国高职院校坐落在地级城市或县级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在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深入至地市一级地区发挥着主导作用,也对所在地域及其社区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3.2 引导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
专业是高等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学校提高质量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共有953种专业,专业点数达到48121个,校均拥有专业点37.7个。其中,农林牧渔类专业点数超过1300个,制造类超过1500个,财经类超过7500个,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与传媒类分别达到6000和4000多个;2011年新增设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68 种,专业点数101个。其中,新增农林牧渔类专业点4个,制造类8个,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与传媒类各7个。
由于高等职业学校具有专业设置自主权,运用政策引导学校专业建设至关重要。国家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来,200所示范(骨干)院校共计重点建设788个专业,农林牧渔类重点专业为60个,所占比重为7.6%;制造类176个,占22.3%;交通运输类88个,占11.2%;电子信息类81个,所占比重为10.3%。其中,2011年启动建设的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达到116个。
如果说国家示范高职项目重点建设专业的选择,是从国家角度考虑产业布局及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发挥了政策引导的功能,那么2011年实施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则进一步考虑了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财政部、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在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中,重点支持每所院校1-2个产业支撑型、人才紧缺型、特色引领型、国际合作型的专业建设。2011年,950所公办高职学校立项建设1753个专业。各地按照区域产业发展要求,重点建设的专业结构为先进制造业(19.6%)、战略性新兴产业(27.2%)、生产性服务业(11.7%)、生活性服务业(5.1%)、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产业(7.6%)、现代信息技术产业(7.6%),着力于专业建设多样化发展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与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通过建设若干示范专业,形成了一批共享型教学资源。中央财政已经支持建设28个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部分专业已经进入验收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专业教学模式,带动了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高速铁道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建设成绩显著,专业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实例4:
初步建成若干引导性专业,形成共享型教学资源
由于产业发展特点,东西部地区都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需求旺盛,专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比较小。目前该专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已初步建成包括专业级、课程级和素材级三层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形成了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服务和就业信息服务四个功能模块,构建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演示录像、任务工单、学习手册、测试习题以及企业案例在内的课程开发八要素“学习包”,筛选出企业一线系统化的“案例包”。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该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类似,东西部地区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要求也具有共通性。由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牵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从专业建设出发,建成了课程中心、资源中心、案例中心、虚拟实训、培训中心、考评中心、就业平台、交流平台和专业展示等平台资源,编写了12门核心课程的标准、学习指南及考核方案,完成了57个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建设了多元化的教学素材资源,形成典型的工程案例150余项,建成了校企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数控技术专业制定了普适性的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基本要求,开发了12门普适与特色兼顾的专业课程标准,建立了有效性课程教学资源规划设计方法,系统设计了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了该资源库。
3.3 人才培养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特点。高等职业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达到8.5万个,校均96个,校外实习基地平均使用天数达140天。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在校学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相当提供了重要保障。顶岗实习专业覆盖率达71.4%;产学合作专业覆盖率达到63.6%,其中订单培养专业覆盖率21.4%,订单培养学生35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5%。
中央财政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2011年新增221个高职项目。至此,自2004年启动以来,共建设了1068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基本覆盖了所有高等职业学校(新增院校除外)。实训基地的区域、产业、学校、专业覆盖面进一步拓宽,为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地县城市培养人才提供了实训基地保障,对提升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发挥了引领作用,全国高职院校各类校内实践基地使用达到193375万人时。
利用实训基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高等职业学校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在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例5:
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育人功能不断提升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引知名企业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科技产业园,共提供600余个实习岗位,与参与企业共同抓好认知、专业、顶岗和毕业等四个实习实训环节,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开放性。学院还利用企业资源,共建教师工作站,推进学生成立创业企业,建立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制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设“校中厂”,以产促学,教师、学生和企业人员共同进行产品生产和技术研发,将课堂车间融为一体,将产品作业融为一体。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厂专业实施“双重身份,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具有学生身份和企业认证的“职工身份”双重身份,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职业能力培养。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建筑文化的博物馆、技能训练的实训场、技术开发的孵化地”的理念设计,采用“显现式结构”和“展示式装修”建造技术建设的建筑技术馆,使20000平方米大楼空间使用功能与实训功能双向结合,建成了融建筑文化、技术展示、专业训练、实训教学于一体的开放性教学与展览空间,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精湛建筑文化的熏陶。
3.4 校企合作凸显质量提升
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2011年,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着力点,高等职业学校广泛搭建产学结合联盟平台,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内部机制建设,通过改革董事会(理事会)管理体制,改善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创新“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深化,学校更加注重校企合作的质量和规范。产学合作专业覆盖率、校企共同开发的专业课程比例、企业兼职教师人数等均有提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比例达到8.1%,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由校企共同开发的比例为12.5%,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人数达到5.8万人,比上年增长20%。
实例6:
提升校企合作质量,提高合作育人水平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内容,正由以订制接收实习生、毕业生为主向产学双方合作育人方向拓展。学院与圣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确定合作国家骨干校项目的建设内容;与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牵手共建“沃尔沃集团卡车业务能力发展基地”,在教学内容上填补了汽检专业大型柴油车的空白。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厂等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引进企业设备超过5500万元,“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超过600人;四川省在学院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学院与重装企业合作共建“四川工程产学研园”等。
淄博职业学院自2011年起,毕业生顶岗实习实行课程化、信息化管理。每月汇总顶岗实习单位汇总表,专项检查学生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以及教师指导日志;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从用户管理、企业管理、岗位管理、查询统计、设置、信息公告诸多方面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
高等职业学校更加注重提升自身技术创新研发、人才培训功能,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吸引行业企业更深入参与到学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过程中,提高育人质量。高职院校校均为企业培训达1241人次,比上年增长近三成;校均合作企业66家,较上年增加三成。
实例7:
积极提升社会服务能级,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近5 年先后承担了部、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300多项,累计科研项目经费超过6420万元。其中,2011年科研项目经费突破2020万元(此外,横向科研服务经费572万元);学院开发国家级二类新兽药2个,填补了江苏省二类兽药的空白。学院获得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农业科技推广三等奖1项。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秉持“铁路修到哪里,校企合作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提升服务行业企业水平。2011年,学院主持的中铁三局“大深度高水压条件下盾构管片背后注浆技术研究”科技攻关项目通过阶段验收。学院为哈尔滨铁路局、中铁三局广州分公司、哈尔滨地铁公司、中铁电气化局等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
3.5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逐步完善
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各地制定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全国已评估的院校达到400余所;1206所院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学校覆盖率达95%;浙江、江苏、广东等省每年分析全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67%的院校分析本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教育部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2011年有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237所高等职业学校撰写并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上公布了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公开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
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正在成为高等职业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共识。近50%的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质量保障与监测机构,浙江省32所学校建立质量监测部门,校均专职监测人员4人。
重视社会及第三方机构的质量评估成效初步显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估主体进一步优化,评估方式方法更加完善。以第三方机构为代表的独立评估,关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多所学校引入教育数据咨询和教育质量评估专业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开展第三方评价,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信息参考。
实例8:
构建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淄博职业学院建立了“全程监控、动态反馈、持续改进、循环提升、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基于全面质量观,学院建立目标监控机制,每年从服务环境、服务主体、服务载体、服务过程和服务成效等维度采用逐级分解的方式,确定各要素质量目标,形成质量目标体系;基于全程质量观,学院建立全过程监控机制,对招生、入学、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就业、毕业生跟踪、新专业设置等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基于持续改进和循环提升的原则,学院建立动态反馈跟踪机制,以质量部门、教工、学生、企业代表等为主体,形成每周通报和改进机制,教学质量循环提升;基于客户中心全员质量要求,学院建立年度培养质量报告机制;基于客户评价质量理念,每年各部门撰写基于数据的质量分析报告,汇总形成年度质量报告向社会发布,接受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合作伙伴、办学及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评价监督;基于质量卓越理念,学院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质量。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并逐步健全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完善了督导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从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标准、关键要素管理、质量监控措施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3.6 校园文化呈现育人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新类型,既坚持就业导向更注重育人为本,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更重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和引领。高等职业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文化建设,注重把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专业文化、职业文化融为一体,通过建设学校普识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先进文化传播,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人人成才,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大学文化。
实例9:
打造特色校园形态,弘扬发展优秀文化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传承教育”理念,引领大学生传承优良传统和发扬时代精神。学院弘扬慈善文化,构建了“学院助困、企业帮扶、心灵关爱、互助成才、感恩回报”五位一体的慈善爱心工程,设立慈善爱心基金,成立慈善爱心超市,形成帮困助学合力。学院整合近70年办学资源,建设了集农史展览、生物标本展览、植物和花艺展览于一体的农业教育博物馆,成为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学院还以南通籍老一辈革命家刘瑞龙家属所赠900余册农业类藏书及研究资料为素材,建立“刘瑞龙图书馆”和“瑞龙文化广场”等育人阵地。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把“大爱育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实施职业生涯发展引领计划、专业与人文素质提升计划、创新与创业素质拓展计划、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等,加强对学生人生与职业的引导。学院开展文化与专业双百讲坛,邀请著名学者和行业企业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学院还以青年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社会实践项目为载体,形成了“一滴水”、“天使红袖套”、“爱心小棉祆”、“首家爱心流动血库”等志愿服务品牌和三线城市新名片。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设了以孝文化为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学校涌现了两名全国“十大孝子”、一名“全国道德模范”、一名“中华慈孝人物”。学院在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的带动下成立了义工社,并联合武汉城市圈高校组建了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吸引了“1+8”武汉城市圈10万多人参加。学院“义工行天下”名列湖北省文明创建十大品牌。
借鉴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高等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特色,注重将行业企业文化精髓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源泉,把行业企业文化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进一步缩小,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地方,发挥社区教育和文化传播平台功能。
实例10:
借鉴行业企业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举办温商创业论坛、开通创业教育网络课堂、组织创业文化节,把“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精神教育引入到创业教育中去;以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为主要内容,开展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日周月”学风检查为载体,以早起、早练、早读和结合专业的晚活动,即“三早一晚”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把校园建设与区域旅游有机结合,整体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成都标榜女红工艺博物馆、古今发艺博物馆、川西古典家具博物馆、当代土陶艺术博物馆以及民间传统养生技艺博物馆为基础,深层次全方位打造,成为一所国家级3A景区校园。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周边驻有北京军区领率机关和其他兵种、武警共31个团以上单位,他们倡导服务社会的高校功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学院与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军区共同发起“强军育才接力工程”,为驻区部队现役官兵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实现官兵“入伍即入学、在伍有作为、退伍即成才”的目标开启了良好开端。
3.7 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教师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2011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达到42万,教师队伍中具有行业企业从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国家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和相关要求。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自行业企业的校外兼职教师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师资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数据显示,2010年,高等职业学校更多招聘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24.2%,比上年度提高4.4个百分点。兼职教师承担了14.5%的授课任务,比上年度增加7.7个百分点;在兼职教师承担的授课任务中,实践课比重占83.6%,比上年度增加10.6个百分点。
在高等职业学校自己的教师队伍中,有30.6%的人拥有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和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校均实践教学课时比重达到49.5%,比上年度提高18个百分点。
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教师面临教学能力提高和专业能力更新的双重压力。《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出台,“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正式启动,教育部还专门制定了《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确定了《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11年度项目名单》,立项188个高职培训项目。高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有44.4%的教师参加培训,比上年度提高2.6个百分点;参加培训教师人均达到23天,平均到每个教师的培训日达到10.3天。同时,校本培训也日趋活跃,提高办学能力、专业建设和教学能力逐步得到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普遍重视。
实例11:
开展教师三级培训,综合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山东省全面启动高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实施国家、省、学校三级培训,确定20个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和30个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习基地,承担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610人,组织开展省级培训2000人。
重庆市教委委托该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和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承办“五说”系列活动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由校长说办学、教务处长说教学、专业带头人说专业、骨干教师说课、学生说学,收到良好效果,并已经推广到本科院校,成为以“说”为特征的教师质量提升工程。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视“人才强校”,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到80.3%;学院在8个重点建设专业实行“双带头人”制,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主任共同担任专业带头人,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35.1%。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注重“教学名师、行业名人”师资队伍建设,一批教师受聘县乡政府和企业任“技术帮手”、“技术总监”、“技术顾问”,例如受聘任科技助农公司总畜牧师、现代化鸡场技术顾问、乡镇农业发展技术顾问、农化工程公司科技专家等,在科研服务“三农”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新进年轻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验,来自行业企业的校外兼职教师缺乏准入要求,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亟待优化,这些问题仍将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
3.8 经费投入有所增长
2010年,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有所增长。数据显示,当年校均教育经费总收入达8391.93万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1.5%。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各项收入中,学费高达45%,学费所占比重仍然最大;其次是财政性经费,占41.9%,其中财政经常性补助与专项分别占26.5%和15.4%;社会捐赠和其他收入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2.1%和11.0%。从经费支出角度看,在高等职业学校经费支出总量中,设备采购费、日常教学经费、教学改革及研究经费和师资建设费的比重均有所上升,占了经费支出总量的24.1%,与上年度的21.6%相比有明显提高,反映出高职院校对内涵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加大。
2011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高等职业学校逐步实现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本地区同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从各地高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水平来看,大部分省份低于当地普通本科学校的支出水平。《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水平达到5410.85元,只占普通本科学校的65%;全国只有辽宁省高于普通本科,重庆、青海、海南、安徽和上海等5个省市不到当地普通本科50%。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并结合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江苏省、浙江省宁波市等地区已经明确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实例12:
努力提高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标准
江苏省确定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系数,一般高职院校由普通本科的0.7上升到0.8;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由普通本科的0.75上升到0.9;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按照普通本科标准,即1。在实际水平上,2010年江苏省普通本科学校生均经费拨款基数为7600元(不含专项经费),在此基础上理科系数为1.1,工科系数为1.2,农林系数为1.5,医药系数为2。这样,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已经超过10000元。
近年来在公共财政资金尤其是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公共财政尤其是财政经常性经费投入不足,高等职业学校多元筹资能力不强,院校预决算管理能力和预决算制度的执行水平亟需提升,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 政策与项目
4.1 明确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三个重要文件,引导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显示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新亮点。
从适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出发,要求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在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引领的关键,在于高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重视政府统筹,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与资源配置作用,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要求制定和落实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使高职学校逐步实现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本地区同类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的法律责任和权利,提高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首次明确提出,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
4.2通过项目实施推进改革创新
“点”上示范: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在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分三批建设100所骨干高职院校。2011年,除上一年度立项的40所骨干院校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以外,又增加了新立项的30所骨干建设院校。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要会同建设院校举办方,引导学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计划项目的推进,有效拉动了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改善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带动了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例如,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国资委和工信委的支持下,联合行业协会、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建设重点转向服务全省装备制造业。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继续推进。例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通过创新体制,与国际著名企业共建“WPP学院”和“水晶石数字艺术学院”,引入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学标准,整个教学环境开始向国际标准靠拢。
实例13:
示范(骨干)建设有效拉动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甘肃省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为契机,积极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到2011年,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和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共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专项经费达1.5亿多元,省财政按国家要求1:1配套投入。
山西省专门组织国家级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与其他高等职业院校对口帮扶与交流合作活动,每所国家示范校选择两所类型相同、专业相近的院校,开展“一帮二”对口帮扶活动。共有4所国家示范校与11所结对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湖南省在国家示范(骨干)建设基础上,新增一批省级重点项目推动高职学校内涵建设,包括示范性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等项目,省级财政投入9000余万元专项引导资金,带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投入上亿元。
由“点”到“面”:全面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这是中央财政第一次面向全国所有的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在每个学校重点支持1-2个专业建设。这标志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开始从“点”的带动转向“面”的拓展,成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普惠项目”。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950所公办高职学校的1753个专业立项,总体布局结构符合国家“十二五”产业规划部署和重点发展领域方向。
项目带动了各地建设重点专业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例如,辽宁省开展“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2011年遴选确定省级财政支持的对接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省级示范专业建设项目91项,省级财政予以2470万元专项经费;云南省采取对原有专业进行“专业置换”(退1个老专业,补1个新专业)和新增设专业的方式,使高职设置19个大类的专业数达到1449个,并结合实际遴选了39个特色引领型、产业支撑型、人才紧缺型、国际合作型专业;福建省围绕省政府颁布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一批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制订了集成电路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工艺美术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石油化工产业、软件产业等一批与产业调整振兴对接的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实例14:
针对国际大都市产业体系特点推动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
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正从工商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转变,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国际大都市发展特点的产业体系。由此,上海紧密围绕这一产业体系的需求,重点推动中央财政支持的17所高等职业学校共24个专业建设,包括涉外护理、广告设计与制作(传播策划方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数字出版、工程监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飞机制造技术、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康复治疗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新能源汽车)、动物医学等,适应了上海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优化升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的产业体系发展趋势和特点。
该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承上启下,不仅是示范建设成果的推广,更是示范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承担建设任务的专业有例可循具有后发优势,通过国家示范验收的专业则有进一步深化的责任与压力。项目有针对性地深化质量建设,要求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该项目的实施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全面辐射:扩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规模。教育部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在2010年首批立项批准数控技术等11个专业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于2011年又连续批准了两批共17个专业立项,使该项目建设规模扩大到28个,覆盖了园林技术、高速铁道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软件技术、畜牧兽医、轮机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等,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共可使得30万高职学生和300万企业职工及社会人员从中受益。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各地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改革,特别是在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学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作用显著。例如,辽宁省制定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五年规划,着重加强信息化综合性云服务平台体系、数字化与智能化资源库和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上海市配套投入经费1200万元支持建设护理专业、特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和印刷与数字印刷技术专业等4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陕西省38所高职院校联合省内外400余家企业制订、修订了全套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各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均建成信息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新开发特色教材1168本。
实例15:
资源库平台建设有效促进了校园管理和公共服务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自主研发了以“让学校变透明”为核心价值的“校园资源计划”平台。该系统由80多个软件组成,全方位覆盖学院教育教学、行政后勤、招生就业管理。通过有效采集、汇总、识别和规划校园状态信息,实施学校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共享,优化和提升资源价值的校园数字化系统。系统以“标准化体系”(ISO9000质量标准、ISO14001环境标准、OHSAS18001安全标准)为基础,各系统模块相互贯通和连接,当一个任务指令触发,则多个工作环节响应,多个系统模块联动,系统每时每刻自动采集数百万条数据,透过数据,学校变成了完全透明。
4.3 地方政府政策突破取得成效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进展。2011年,加快推进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地方政府制订资源配置向职业教育倾斜政策,确保高职生均经费投入、高等职业学校专项办学经费等足额到位,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等为改革试点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宁波市政府决定两年内将市属高职院校日常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提高到本科同类专业标准,新增经费主要用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2011年宁波市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已达到本科同类专业拨款标准的85%。又如,上海市专门实施了“行业高职院校提升计划”,建立起有利于行业高校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的运行机制;同时加大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民办高职院校生均补贴按照每生1000元标准开始实施。
实例16:
部分城市积极探索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江苏常州市计划把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资源共享示范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建设20个公共实训平台、20门品牌专业(群)课程互选、60个“零距离园、行、企合作基地”、8大新兴产业合作联盟、1个统一的数字化园区平台(共享教学、实训、师资、技术、招聘等资源)。
山东日照市由市政府牵头,日照水产集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12 家企业、学校组建校企合作的水产职教集团。集团的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成果转化链和就业链环环相扣,开展海洋紧缺人才培训、渔民职业技术培训、工厂化养殖技术培训,实现“半滑舌鳎人工养殖技术”等近百项科技成果转化,有力促进了日照海洋经济快速崛起和陆海一体化进程。
各地积极出台推进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地方政府统筹管理,因此各地鼓励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加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和人的发展。2011年,许多省市设立新的专项支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例如:山东省财政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并要求各地市(县、区)设立校企共建专项基金,目前全省由政府主导共建立了1056家省级高校企业实训基地;辽宁省遴选确定了98个省级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项目,省级财政共拨付专项资金超过1亿元;上海市组织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试点工作,2011年共有78所院校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开展涉及147个专业项目的培训,共培养学生5.2万人;湖南省积极推进“两型园区”建设,投入高职建设经费近9亿元,共为学校化减债务4.9亿元,市、州政府投资14.8亿元的长沙职教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计划总投资100亿元的“株洲职教科技园”已完成投资23亿元,占地6000余亩的“怀化职教城”正式启动。
实例17:
开拓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的新途径
陕西省组织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协会制订岗位职业标准,38所院校联合省内外400余家企业制订、修订了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并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新开发特色教材1168本;各院校重点专业均建成信息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建成省级以上精品课程38门。
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高职院校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今后对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民考民”)将实施一年预科教育加三年专业学习(“1+3”)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预科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削减汉语学习时间或压缩专业学习时间的问题。
5 成效与贡献
5.1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面对农民、面向农户、面朝科技、直接服务农业生产,是高等教育中农业类和涉农高等职业学校的重要领域。这些高职院校在服务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培养农村“赤脚科技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2011年,全国涉农高职院校达343所,占到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27%,其中农业类专业点达到1042个,在校生近70万人。尤其是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农业类高职占到了10%。他们贴近“三农”,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让农民的收入翻番,为农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迎来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春天。
实例18:
贴近“三农”,服务“三农”,引领特色产业发展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帮助滨海县陈涛乡实施白鹅养殖项目,实现产值1.5亿元,收益2000万元,户均增收6300元;帮助八巨镇引进自主培育的苏姜黑猪,年出栏量4000头,年提供优质后备母猪1200头,增收600万元,并推广带动5万户农民从事养殖生产,年增收3000万元,示范户平均增收达20%以上,使滨海“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成了农民的“幸福工程”。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改制实验农场为玉米制种企业,制种面积10万亩,培育了10多个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行销内地七省区,辐射全疆各县市,带动了3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以技术服务农户,引领粮食生产,2011年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粮食生产贡献奖”。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缅甸建玉米育种基地400亩,为东南亚国家提供自育玉米品种;学院还为越南培训农技人员800多人。
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建年产100万株桉树种苗的植物组培室,研发出5种适合永州市种植的桉树树种,年提供桉树种苗100万株,发展桉树种植30余万亩。浙江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使用套袋技术,使云和雪梨的市场价格每只由2元提升到10元;发明菇棒中温灭菌技术,时间减少50%,能耗降低50%,成活率提高8%,产量增加11%。
5.2成为中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助推器
中小微企业往往是骨干企业产品外包和服务质量的核心。伴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均衡时代,中小微企业异军突起,而高技能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却日益凸显。高等职业学校主动对接产业,培养大批紧缺人才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有效地助解了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问题。全国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其中不少已成为企业建设生产服务一线的骨干。
实例19:
专业对接产业,高职毕业生成产业领域生力军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德阳,为二重、东汽、东电等重装企业开发核电容器焊接工艺、五轴数控加工等培训项目28个,培训员工8000余人;为4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工艺技术服务,获国家专利8项;毕业生占到东汽叶片分厂大型设备主操手的80%,占到东电500吨“巨无霸”三峡转轮焊接技术攻关团队的7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35个行业协会、307家民营企业合办“正泰班”、“奥康班”、“德力西班”等30多个订单班,与民营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被《光明日报》誉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8个教学系专业完全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布局对应,近6000名毕业生在开发区就业,该院电子工程系与中山科普斯特公司合作研发,拥有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企业产值总量达4亿元。
5.3助力地县城市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比之大中城市,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县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呈现均衡发展的高等职业学校布局,为地县城市区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中,超出50%的骨干校位于地县城市,如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个别院校还是当地仅有的一所高校,他们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实例20:
立足地方,产学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滨州职业技术学院研发“Outlast空调纤维/棉纤维混纺高档面料染整工艺”和“海藻纤维混纺高档面料染整工艺”,为企业创汇3000万美元。与民俗工艺产品出口企业合作,成立了“民俗工艺品开发中心”,开展柳蒲编、剪纸等鲁北民俗工艺品研发。开展“金钥匙”培训工程,完成新农村建设、企业职工上岗和技术应用等培训5.3万人次,培训收入700余万元。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与龙岩市东艺广告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制作实训中心、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和创意中心;承接紫金矿业集团环境监测分析任务,单项进校资金达60万元;为龙岩剑桥电子有限公司、赛亿方案集团等企业产品的转型换代提供技术支持;为上万名龙岩市会计从业人员培训。
5.4 推动东西部均衡和中高职协调发展
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10年,也是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快速发展的10年。东部高职院校在对口支援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6所高校参与支援新疆19所高职院校和西藏3所高职院校。支援高职院校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无偿地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受援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原来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受援高职院校实现了历史性重大发展,增强了自身的发展能力,对均衡东西部高等职业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高职院校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以结对帮扶带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与提高,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
实例21:
对口支援,结对帮扶,服务职教均衡发展大局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成立服务战线与支援西部办公室,对口支援地区数和院校数实现翻番,地区数由示范校建设前的3个增至11个,学校数从3个增至20个,培养教师总数从30名增至470名,对西部招生比例从零到11.8%。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无偿提供人力、智力、物力援助,通过教师免费培训、顶岗挂职、学生对口专业就读,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场所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托管了唐山职教中心、唐海职教中心、开平职教中心、玉田职教中心、古冶职教中心等中职学校,使这些学校全部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其中唐海职教中心在校生人数从200多名增至2000多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以构建泛北部湾高等职业教育联盟为目标,与北海职业技术学院、贵港职业技术学院、河池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职业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帮扶关系,累计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教师261人,支援与共建合作开发课程14门,联合开展课题研究4项,联合培养学生601人。
5.5 为高职院校所在地区贡献人才
对2009—2011届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有35%在院校所在市就业,68%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这两项比例连续三届均明显高于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为所在地贡献了较多的人才,为本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5.6 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贡献人才
在被调查的高等职业学校2011届毕业生中,有51.8%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19.6%在西部地区就业,13.9%在民族地区就业,4.9%在贫困地区就业,为落后地区的发展作出了人才贡献。
5.7 为民营经济贡献人才
在被调查的高等职业学校2011届毕业生中,有66%的毕业生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可见高职院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6 挑战与展望
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学生发展能力、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三线城市能力的重要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毕竟还很年轻,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挑战。展望未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将以其独特的活力、不可替代的服务领域和重要的社会价值,赢得政府和全社会更多的关注。
6.1 挑战一:师资队伍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
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但目前师资状况很难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教师的科研服务和攻关能力普遍欠缺,为企业发展提供的研发服务非常有限。能成为行业知名人士,凭借专业能力与行业领军人物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专业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高等职业学校自身价值及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吸引力无法彰显。在教学上,专业教师追踪产业发展的意识淡薄,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跟不上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随着未来5—10年适龄生源尤其是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源的不断下降,高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很多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适应培养模式转型的要求。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科研服务能力,日益成为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6.2 挑战二:管理能力不适应内涵建设要求
随着办学自主权的增加,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各种社会资源的不断丰富,高等职业学校迫切需要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加强学校领导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各类政策资源设计管理制度,避免管理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充分运用好各种社会资源,建立起密切、稳定的产学及校企合作关系;迫切需要加强多渠道筹措经费的能力,改变坐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惯性,使学校募集到更为充裕的办学资金;迫切需要提高财务预、决算能力,保证办学经费及其他各项资金收入的正确使用方向,提高资金利用率和经费使用效益,使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建设能够得到有力的保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6.3 挑战三:办学理念不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职业教育既适应经济发展,又体现学生发展理念,还要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上的价值冲突使其面临两难选择:迫切要求解决好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的功利性与学生终身发展的育人性的矛盾,迫切要求解决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与构建中高职衔接带来的就业和升学的矛盾,迫切要求解决好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首岗胜任能力要求的针对性与增强学生发展潜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矛盾,实现满足国家中长期发展需要、企业当下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需要之间的动态平衡。
6.4 展望一:更加重视产业适应性,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
面向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将更加贴近地方产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以及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项目建设将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发挥重点建设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高等职业学校更好地服务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在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中,高等职业学校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6.5 展望二:更好引领“三农”,服务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基于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引领“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向三线城市,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服务域”,也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域”。高等职业学校具有与城镇、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直接对接的天然优势,已在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明确服务于“三农”领域,加大培养能够留在本地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解决农业生产、农民增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强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式,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在城镇化建设、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等领域的高端引领作用。
6.6 展望三:有效助推中小微企业,服务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中小微企业是为骨干企业提供产品配套和服务外包的核心力量,对解决就业问题、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为解决中小微企业技能人才匮乏、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高等职业学校将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与企业共同组建技术研发中心,为处在产业低端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服务,向中小微企业推广先进技术,增强中小微企业集聚地区的技术研发能力;加强中小微企业的实用性技术培训,帮助中小微企业及时掌握信息和技术,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6.7 展望四:促进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
“十二五”期间,加快三线城市发展,提升地县城市发展水平,是国家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基本形成地级市各有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三线城市的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人才服务,在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进一步优化院校布局,找准高职院校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其了解区域发展需求、学生区域认同感强等优势,专业对接产业,更多更好地培养区域发展急需、“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高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与咨询服务,积极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要求,在区域发展战略急需而“英才阳光”难以照射到的区域、产业和企业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进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6.8 展望五:涌现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职院校
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在教育国际化趋势中“学会共存”,进一步瞄准国际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渠道,进一步加大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引进力度。高等职业教育中国外优秀教师、跨国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国际化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等将进一步融入教学内容。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等职业学校将在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向东盟、非洲和南美洲国家等输出教育资源的重要教育类型,也为发展中国家更多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创造条件;境外学生、跨国公司员工到高等职业学校留学、访学和培训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